【技术概述】
将航天(卫星)与航空(飞机)、地面(舰船、车辆、陆地)等各类传感器结合起来,形成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监测定位手段,充分发挥各平台传感器的优势,使得对目标定位成功率更高、持续跟踪时间更长、定位精度更精准。
主要是利用辐射源到达卫星和其它传感器平台路径不同形成的时差、相对速度在路径上投影不同形成的频差、辐射源相对传感器方向角构成定位的观测量,不同的观测量组合完成对辐射源的定位。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位模式三星时差定位、高低轨时频差联合定位、星机联合时频差定位和星地测向/时差组合定位等。
【技术指标】
1、定位体制
高轨三星双时差、高轨双星时频差、高低轨时频差、高低轨双时差、高低轨差分频差,一星三地差分双时差、一星两地双时差、两星一地双时差、星地测向时差组合定位;
2、频段:P、L、S、C、X、Ku;
3、定位成功率:90%;
4、同步多星定位:10km.
5、高低轨卫星联合定位:4km
6、星地联合定位:优于5%R
7、单次定位跟踪时间3s
8、具备定位误差分析功能;
9、具备综合态势展示功能。
【技术特点】
将航天(卫星)与航空(飞机)、地面(舰船、车辆、陆地)等各类传感器结合起来,形成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监测定位手段,充分发挥各平台传感器的优势,使得对目标定位成功率更高、持续跟踪时间更长、定位精度更高。基于卫星平台,使得作用距离更远,可以实现全天候定位。
【先进程度】国内领先
【技术状态】小批量生产、工程应用阶段
【适用范围】
对发射无线电信号的目标可以进行定位,具体适用范围包括:
电磁频谱监测和干扰源定位:如果某个目标有意或无意地往其未被授权的卫星发射信号,对该卫星造成了干扰,本技术就可以实现对该干扰源目标的定位;
反恐维稳:如果恐怖分子用卫星电话进行通信,本技术可以通过定位该卫星电话实现对人的定位;
搜救行业:通过对发射的求救信号的定位,实现对待搜救人的定位。
【合作方式】技术服务
结合用户单位的需求和实际情况,提供国内领先的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监测定位解决方案和服务。
【预期效益】
民用方面,该技术主要在无线电频谱监测、反恐维稳、搜救行业。每个行业对信号的测量和定位都有着巨大需求,从过去的几年来看,每个行业对电磁频谱监测和定位的需求都能达几十亿元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的发展,该技术还能逐步跟友好国家合作,在国际电磁频谱监测、反恐维稳和搜救行业发挥作用。
【联系方式】:刘东洋010-59403217/15901473971